就在開學前,去旁聽了一節製陶的課,由於空間太少人數太多,未能選上這個課,所以後來就沒有繼續去了。第一節課老師就給我們講了陶土與他自己的一些故事和感悟。他很熱愛土地,很熱愛土。他第一次經歷親人下葬時,他突然有覺得「土地很辛苦」的想法。因為人們都踩在土地身上,人們都不斷地使用著土地,破壞著土地。但土地和人的一生都是不可分割的,所以這對於他在製陶方面更多了一些感情詮釋的部份。也瞭解到,真正做出一件好的陶瓷作品是需要用很大的耐心和時間去守候,有時候甚至燒窯部份的付出得到的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。就是那一次,我才真正對陶瓷有所瞭解。
參觀鶯歌陶瓷博物館,說實話,對於作品的欣賞方面,根本沒有資格說什麼,因為不瞭解設計師的故事,所以對於作品的欣賞也只是流於表面。我覺得博物館裏面的陶瓷給我的總體感覺就是色彩豔麗和做工精細,在圖紋方面甚至多了很多現代元素。我不清楚一件陶瓷的售賣過程是怎樣的,也不清楚受眾群體的範圍是多大,但陶瓷製作也屬於文創的範疇。製作業要考慮作品在表現出自己的風格時也迎合大眾的審美喜好。對於我們這些走馬觀花的人來看,吸引并喜歡就是他們作品的成功了吧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